集聚各方专业资源 搭建人才服务平台

  • 时间:2023-09-28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成立大会


 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三次理事扩大会决定,设立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工作委员会。并在人才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人才服务专业委员会。依据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经过学会秘书处和人才服务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半年多紧张高效的筹备,2023926日,“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雨花客厅举行。


 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南京市机电行业头部企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经理、高等院校领导、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民办培训学校等人才服务专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和代表;学会人才服务工作委员会成员、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戴云珍等;与会人员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引领,以培育和服务科技人才为己任,共同搭建机电行业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人才测评的服务平台。

  大会由学会执行理事长卢北宁主持,南京牛友链和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鸿飞作了“关于人才服务专委会筹备情况的报告 ”,学会副理事长何延宁作了“关于人才服务专委会组成人员的提名情况 ”的说明。经学会人才服务工作委员会和学会秘书处同意,大会确认21家成员单位的21名同志组成人才服务专委会首届委员会。


 大会选举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经过选举表决,大会选举朱鸿飞为第一届“人才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刘丽丽、周凤春、朱红雨、徐康为副主任委员,逄伟为秘书长。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管理办法(试行)》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秘书处工作细则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人才库、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和《 2023 年度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重点工作计划提案 》。

 大会商讨了2023年将开展的工作,开展一次技术论坛 、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人才库和专家库、 开发机电人才产学研成长链研究的课题。

 大会举行了“南京机械工程学会人才服务专委会”揭牌和颁发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聘书仪式。


 

 

 

 学会副理事长、人才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周庆礼先生作了热情洋溢并充满激情的讲话。周书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将“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升至建设国家战略人才队伍的高度,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使命重大。“人才服务专委会”的设立和今天专委会成立大会的举行是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就人才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打造人才工作的桥头堡。用“制度+”的体系,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制定“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等的评选实施办法,选树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典型,形成梯队,约聚合力;用“活动+”的方式,营造人才交流的氛围,充分利用学会成员单位的场地、设备和队伍资源,组织开展符合科技工作者意愿的多主题的活动,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用“成果+”的厚度,积蓄青年人才成长的动力,通过优秀成果的评选、展示和表彰、举办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等活动,让科技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提升度,不断催生创新动力和创业热情。

 二是共建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依托学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培育优质精品课程,畅通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基地。

 三是培育人才成长的生态圈。依托学会专业类别丰富、专业类别多元的会员单位,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机电行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集聚队伍、激发创新、涌现成果。

 学会执行理事长卢北宁给人才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新的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学会作为科技社团肩负着为科技振兴、为科技人员服务的重要使命。希望各位委员,要从国家人才战略全局着眼,急国家所要,紧扣南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从自身企业入手,做企业所需,科技人才所盼之实事。

 希望专委会班子团结和发展成员单位,加强交流合作,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集成员单位集体智慧,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理性思考、深度研讨,形成有价值、能推广的经验和建议,为政府献计建言。多开展符合企业和科技人才需求的有开创性、创新性、影响力、广泛性、参与性、倡导性、引领性的活动,吸引、凝聚和服务更多企业和科技人员,为南京建设“典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科技人员成长。


 最后卢理事长语重心长地说,人才服务专委会的组成跨越了传统机械行业,是多种类型组织组成的新的血统,是学会最年轻最具朝气和活力的专委会,期待人才服务专委会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追求、勇于创新,有所大作为,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人才服务之路,成为南京机械工程学会新的亮点、新的特色、新的品牌。


(发布:戴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