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路甬祥

  • 时间:2008-01-21

       —— 2007 年 11 月 4 日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的主旨报告 

                             路甬祥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工作方针和战略目标,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是我们这次年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七大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先进装备支持,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先进装备和技术平台,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国防安全的基础。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制造大国。 2005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中国 GDP 的 33.3% ,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 94% 。然而,我国制造业仍存在着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严重、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服务增值率低、高水平人才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树立新的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并加快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造大国的跨越。这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增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类正处在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 。宽带、无线、智能网络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与网络增值服务产业突飞猛进。人们将突破语言文字的壁障,发展网络教育与学习、网络研发、网络制造、网络贸易服务等新模式。这将深刻改变生产与消费方式,改变产业结构,改变企业和社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 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类在继续致力节约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将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 
    人类正致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不可再生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有限资源消耗速率加快,资源短缺压力加大。人类致力于发展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技术,发展节水和水的循环利用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人类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监测预报生态环境的变化,致力于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致力于修复工业革命以来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必须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在改善和提高当代人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危及我们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地球生态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文明。 
    人类面临着人口、健康的新挑战。 根据人口与社会学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有可能超过 80 亿,主要增长将来自亚非发展中国家。人类将面临传统传染病新的变异和传播,新的感染性疾病、心理障碍和精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挑战。人类必须推进公共卫生、保健制度改革和保健医疗技术的创新,自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生命和生态安全。 
    人类正在经历新军事变革的时代。 国际政治多极化进程曲折前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不断滋生,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可预见因素增多。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信息、空天、海洋、机动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已成为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和核心战斗力。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社会和谐稳定程度,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综合国力将成为维护国家独立、统一、主权和安全的基础和保证。 
    人类正置身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创新日新月异,各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融合。 21 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向拓展人类智能,向资源能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将更加关注人口健康、社会公平。人类将进一步探索利用空间、海洋和深部地球。全球化科技竞争与合作将更加广泛而深入,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发展。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求与人们的 “ 好奇心 ” 与 “ 创造欲 ” 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两大动力。当今世界,企业竞争、综合国力较量,都集中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各国都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进制造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过去 300 年,工业化、现代化仅惠及不足 9 亿人口。而 21 世纪前半叶,包括中国十几亿人口在内,全球将会有 20 ~ 30 亿人口摆脱饥饿和贫困,实现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这将为世界发展注入空前的动力与活力,也将对全球资源、能源提出新的需求,对我们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大变革、大事件,也是我们未来发展面临的全球大背景、大机遇,它将深刻改变 21 世纪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大格局。人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创造新的制造和服务方式、生活与消费方式,创造和平和谐、开放合作、文明进步、共同繁荣的新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顺应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的必然战略选择。 
二、深刻认识我国国情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是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达 30 年里实现了年均 9.7 %的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的 GDP , 1978 年只有 2165 亿美元, 2006 年已达 2.63 万亿美元,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均 GDP 跨越 2000 美元。 1978 年全国财政收入为 1132 亿元, 2006 年增到 3.93 万亿元,一年新的增量就与 10 年前全年的财政收入相当。 
     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明显增大,而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水资源、石油、铁矿石、铜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5 %、 8 %、 45 %和 26 %;另一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能源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力。 
    二是人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且素质不断提高。新成长和不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生力军 , 使中国的人力资源要素成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而且随着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会进一步提高。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和提升,而教育培训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如有全球制造经验的工程师、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短缺,技工供求缺口较大,高级技工缺口更大,仅在珠三角地区,技工缺口已经达到 40 万人;在上海市,平均每位高级技工有 7.33 个岗位可供选择。 
    三是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亟待优化 
2001 年至 2006 年, 6 年累计出口 33542 亿美元,进口 29642 亿美元,贸易顺差累计 3900 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 18240 亿美元,进口 11962 亿美元,分别占出口和进口总额的 54 %和 40 %。 
     但我国贸易增长仍以数量增长为主,走的也是一条规模扩张之路,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低附加值产品,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难以为继。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造成人民币流动性过大,增加了升值压力,还不断面临贸易摩擦,增加了我国经济、金融和制造产业稳定性、安全性隐患。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但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仍不完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政府职能基本转变,但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着改革、规范和优化保护激励创新的法制政策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保证数量充分、质量较高的科技和人才源头供给和培育尊重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艰巨任务。 
     上述国情,要求我国制造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三、树立新的发展观念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模式。我以为,中国制造业新的发展观念可归纳为: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绿色制造、服务增值、产业集聚、开放合作。 
    (一)自主创新 
     在经历了几十年主要依赖国外先进技术、进口先进装备消化吸收求发展的历程之后,中国制造走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国际经验也是如此。如日本、韩国在二战之后,制造业也曾依靠引进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当他们的制造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其限制先进技术出口,贸易摩擦也此起彼伏。日本、韩国正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实现了制造技术与制造产业升级,形成了一批规模和技术可与国际跨国公司抗衡的大企业(集团),掌握了制造领域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自主创新,近年来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面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压力,面对汹涌澎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机遇、奋发有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使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制造、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芯片、超级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成果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70 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等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想着重强调三点: 
    第一,要继续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企业对知识和技术的吸收、掌握、转化和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决定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这种结合可体现在:制造企业与高校、研究单位的结合,制造企业与用户的结合,制造工艺创新与制造装备创新的结合,以及制造企业间的结合等诸方面。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建立各种技术联盟的行动也正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深化发展。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国际上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 1976 ~ 1980 年日本通产省组织 6 家电子企业和大学、研究所联合攻关当时最先进的 1 微米集成电路成套生产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参加攻关的 6 家公司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日本政府创新了管理机制,把技术创新过程分为联合攻关、突破共性技术和各企业利用这些技术各自独立开发产品两个阶段,并提出突破的共性技术成果共享,但各自开发的新产品照常在市场中竞争。为竞争对手进行联合创新,找到了利益共同点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企业是创新的最终得益者,参与合作的企业必须投入资金、研发人员和研究条件,政府只给予部分经费补贴和公共政策支持。三是联合攻关联盟在目标任务完成后即行解散,不一定是永久性的联盟。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第二,要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和手段的培育。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的突破是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这是为世界科技史所一再证明了的。据统计,从 1901 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大约有 60 ~ 70% 是由于科学观念、思路、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而取得的。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前提,是创新的灵魂;科学方法的创新是取得创新突破和实现的途径;技术装备的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实现发明创造必要的手段和保证。当前,科技创新能力与方法的培育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并正在制定行动计划,希望机械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我们不仅要着力提升创新科学思维,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要善于把创新科学思维转变成创新的技术,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仪器与装备,解决好我国高档制造装备和科学仪器发展滞后、 90% 依赖进口的瓶颈。 
    第三,要创造国际著名制造品牌。 著名品牌是技术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服务文化创新的集成,是企业及其制造产品的品质、信誉和价值的集中反映。中国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制造业,还应拥有世界一流的企业、世界一流的产品,而且要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品牌。要着力推进从原始设备制造( OEM )向原始设计制造( ODM )、进而向自主世界著名品牌的转变,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形象、声誉和价值。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为了人,而且发展也必须依靠人。要实现制造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求发展的观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原动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满足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制造业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先进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的应用,使人的工作性质从简单重复的体力操作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即智力劳动为主转变;工作范围拓宽,学科交叉,人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增;传统制造业的以个人分工和串行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向着团队协同和并行生产方式为主转化;制造业顺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服务特征愈趋明显,每个员工和部门都要按照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而工作;现代制造强调在智力劳动中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通过制度、环境和文化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关于人才,我想强调两点: 
    第一,高度重视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近年来,社会上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夸浮躁、弄虚作假和不求实效等不良风气,也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仅着眼于知识、技术和业务能力,更不能只关注论文、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必须充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人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等。对创新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也必须坚持综合素质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第二,加强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工程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一大批熟悉机械 — 信息 — 材料 — 工艺技术和世界多样需求文化的产品设计师,熟悉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工艺师,能操作、维护先进设备和数控生产线的技师和技工,具有跨国经营管理能力的营销人员及熟悉国际法律法规的律师等,以适应今天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为中国制造创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当年德国人曾将其培养目标明确、工作作风严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层次结构清晰的工程教育体系视为造就德国制造竞争力的 “ 秘密武器 ” ,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三)绿色制造 
     中国的经济增长至今仍未摆脱依赖过度物质消耗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 “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 ” 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单位 GDP 的物耗和能耗都居于高位。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制造业及其产品的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 2/3 。中国人均资源自然禀赋不足,高消耗将导致对资源的高依赖,将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也会给国家的能源和资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重大突发性污染事件频发,健康风险增长,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我们也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因此,必须在制造业的发展中坚持贯彻 “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 ”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上已经提出了绿色制造( Green Manufacturing-GM ),又称清洁生产( Clean production-CP )和面向环境的制造( 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MFE )的概念。绿色制造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使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协调最优化。绿色制造体现了现代制造科学 “ 大制造、全过程、学科大交叉 ” 的特点。总的来说,绿色制造的内涵包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污染与废弃物、全生命周期循环三个方面,以及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使用、绿色回收等环节。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我在此着重谈几个观点: 
    第一,节约能源与资源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目标。 绿色制造要从产品设计做起,既要进行节能设计与回收性设计,又要大力开发应用绿色能源与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逐步发展氢能体系。绿色材料包括低耗能、少污染、易加工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可再生材料,以及节能、自降解新材料等。 
    第二,减小污染与废弃物要落实到生产、使用与回收等全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采用绿色工艺、绿色设备、绿色能源等。例如采用消失模铸造、粉末冶金、快速原型成型等低污染的加工与成型工艺;应用绿色工艺装备,提高装备的能效,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弃物,使工作环境符合环保标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依靠采用新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生产出清洁产品。 
    第三,要在全生命周期中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为此既要考虑制造过程的小循环,又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循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生态工厂的设计规划与运行管理,使工厂从设备的布局到工艺过程的规划都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通过应用再制造、回收处理等技术,形成资源、能源的全生命周期闭环循环,减少报废固体废弃物,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 
    第四,要加速推进绿色制造的政策化、法律化、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目前,国际组织和许多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绿色制造技术方面的标准、政策和法律,形成了当前国际市场的绿色贸易和技术壁垒,对绿色制造的发展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传统制造模式转变到绿色制造模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是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使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观念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可持续发展。 
     总之,制造业要努力采用和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和产品,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目标,致力发展循环经济,运用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实施 “ 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策略 ” ,发展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再制造。同时,通过应用各种先进设计、先进材料、先进工艺和先进管理,实施绿色制造、绿色运行,突破 “ 绿色贸易壁垒 ” ,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四)服务增值 
     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历程来看,服务业是发达国家增长最快的部门,其占 GDP 的比重美国为 75% 、德国为 71% 、日本为 67% 、韩国为 54% 、印度为 51.2% ,而我国 2004 年仅为 40.7% ,发展明显滞后。 
上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 GE 公司已经提出了要从世界最大的制造商转变成既提供产品也提供服务的服务商。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 2005 年该公司的服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 60% 。同年, IBM 公司的服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 55% 。海尔集团公司也把市场竞争的重点由原来的产品成本竞争转变为服务竞争。陕西鼓风机集团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走的也是依靠 “ 技术 + 管理 + 服务 ” 的模式,正在逐步实现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的转变。 
     可见,数百年来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也正在向服务增值扩展延伸。向客户提供物质形态产品,正在向包括越来越多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方向发展。从卖机器、卖零件,转向卖设计、卖系统解决方案、卖服务支持,与此相应的制造业结构也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为中心。 
     这是制造业的历史性发展和进步,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和高技术应用为制造业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水平的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制造业增值已由设备、工程、成套,扩展到概念创意、规划设计、管理维护、软件支持、战略分析、咨询服务等知识型的高增值服务,从而导致制造业的内涵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制造业要大力发展位于生产制造前、中和后端、与产品设计、制造、运行、及 “ 残骸 ” 及废弃物处置过程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我在 2002 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曾指出:当今的制造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业,今天的制造应包括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在内的全过程服务,体现了全方位为顾客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希望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能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仅要成为优秀的物质形态产品的供应商,还要成为优质服务的供应商。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也是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增值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而且也将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从劳动力价格优势向创造力和服务增值优势的历史性转变。 
    (五)产业集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带有补偿性的以轻工业主导的结构调整和 “ 财政包干 ” 体制的推动下,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小纺织等项目遍地开花,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到 90 年代,结构趋同化已波及到支柱产业,各地纷纷推出了以汽车、石化、钢铁、信息电子等产业为重点的庞大的发展计划,严重地降低了制造产业的经济规模、分工和结构效益。近年来,一些地方已注意到产业结构趋同的后果,开始着力培育产业特色。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现象突出;广东省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实现有特色的区镇经济。由于优势企业的引领和产业链的延伸,一些地区形成了具有紧密关联的企业集聚,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由于地域相近、信息相通、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协作稳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形成产业集群的生产方式,强化了集聚效应,形成了强大的区域制造优势。当今的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是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生态优势的竞争。在新的时期,各地应继续加大各具特色的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正确发挥政府政策和规划引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合作创新,促进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和技术辅导等配套服务体系的形成。必须看到中国各区域间差异很大,要认识各区域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的特点、优势和规律,从各区域发展模式趋同转变为实现比较优势和差异发展战略,形成各区域的自身发展特色和竞争合作的整体优势;形成区域间有差别的但是均衡的发展态势;形成多样互补、整体协调、各具特色、和谐发展的大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批产业集聚地和产业集聚带。必将大为改善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结构,提升区域以至国家的制造竞争力。 
    (六)开放合作 
     正是得益于 30 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接纳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我国制造业才得以迅速崛起。当前,我们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决不意味着闭关锁国,而是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背景下、全面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与发展。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达国家在制造科技方面的优势仍将长期存在,制造科技创新、制造产业的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全球化竞争合作的态势。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合作,统筹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的协调发展,创造和平和谐、全面开放的国际交流合作环境,畅通信息、人才、知识和技术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这几年,我在各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些通过开放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引进智力,带动创新。 
     沈阳机床公司从国外聘请了刚退休的一流机床设计专家到公司工作,为其配备助手,组成专家工作室,不仅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同时培养了一支优秀设计人才队伍。 
    二是走出去,在国外设立企业研发机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外设厂,开办研发机构,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表明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已经崭露头角。例如,华为、中兴、联想集团分别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人才优势,创新研发,为我所用,合作共赢。 
    三是兼并国外知名企业。 
     国内一些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拥有了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优秀人才,大大提高了发展的起点。我国机床行业成功并购十家海外著名机床工具企业,对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非常有利。北方重工公司兼并了法国 NFM 公司,获得了世界先进的盾构机设计与制造技术。 
    四是承接外包业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近几年,外包服务业发展迅速,它将成为加速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西飞、沈飞、成飞等一批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承接了波音、空客、 GE 等国际著名公司的外包加工业务,不仅提高了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而且获利颇丰。 
     开放合作的创新机制,将给中国制造的跨越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志们! 
     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关键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更多的节能环保优质产品,创造更多的国际著名品牌,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创造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