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

  • 时间:2007-11-27

一、中国工程面临的形势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2005年,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居于全世界第三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我国的电风扇、VCD、电话机、收录机、微特电机、拖拉机、水泥、缝纫机、集装箱港口机械等产品的产量已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公益性工程领域投资巨大。200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不仅产业规模远胜于水平,人力资源规模也远胜于水平。到2005年,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其中工程科技人力资源约占1/3。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高潮在未来15—20年内不会有明显减缓的趋势。我们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大、水平低,其主要原因是: 
     我们仍在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走过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双重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经费支出仍不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研发投入尤为缺乏;对工程科技人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积极性发挥;工程科技人才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机遇与任务 
     第一个机遇是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目标已经确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立: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核心竞争力要有“质”的提高。 
     第二个是中国宏大的工程规模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古今中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需求和工程实践提供的工作岗位是不可能产生有作为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这也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第三个机遇是全球都面临着工程师短缺的问题。全球有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人才,最缺的人才有三类:业务代表、工程师、技术人员。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之际:如美国工程院提出了2020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等。 
       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量和质)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是工程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当代工程常常基于科学的应用,工程是与科学密切相关的,但应认识到,工程远远大于科学的应用,而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工程技术是基于科学再加上经验。工程的成功不但要靠科学知识,还需要大量的社会知识。工程的成功不仅依靠团队,还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因此,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既应用自然科学,又应用社会科学,还要使用经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只有工程化后才会成为力量。 
     二是工程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的。因此工程和市场有密切联系。工程的发展既受科学、技术与经验的引导,又受经济与市场的引导。 
     三是创新的普遍性问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不是仅指宝塔尖的高层次人才,也指在工程科技各个领域中做出成绩的工程科技人员。如某项工程,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节能、降耗、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都是创新。创新就是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 
     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多样性问题。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传统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论加技术实践,最后培养出大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人才,这主要是学前苏联的模式;第二类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新技术,研究的结果是发表科研成果,是工程科学方面的人才,这主要是学美国的。但是,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另外几种人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加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进行技术交叉创新的人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再加上创新设计,从而能开发出新产品的人才;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再加创业与市场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能做工程管理与经营的工程师。因此,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在学习外国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五是产业方向问题。工程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既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率的引擎,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既体现着企业的精神、品牌,也是扩大知识产权“疆域”的桥头堡。产品创新可以说是培育创新科技人才的温床。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要在创新的活动中培养。 
     六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工程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不清晰;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和类型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工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不力、缺乏特色,导致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不能统筹发展;工程理念、创新设计和实践教育环节薄弱,造成学生的工程知识、动手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重论文、轻实效;教育培训本身与产业的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视野不开阔,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基础教育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只想当科学家,很少想当工程师。目前的“科学教育”只重知识的传授,缺乏从小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 
四、建议和对策 
     第一是建议是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我们要从小学开始,理解工程的创造性和综合性。全社会都要尊重工程文化,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工程精神。要鼓励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标新立异,要在全社会树立工程科技与工程师应有的地位,强化工程和科学、产业、市场的联系与合作。 
     第二是改革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全工程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人文素质。同时不能偏废扎实的基础、专业和前沿交叉知识教育。要研究走宽、专、交的培养创新人才道路的可能性。 
要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大学工科教师到企业兼职,吸引企业优秀的工程科技人员到大学任教。建立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的制度和办法,规定工科教师必须有工程实践锻炼和培训的经历;建立企业鼓励优秀人才到大学任教和接纳大学教师兼职的机制。 
     第三是建立创新实验与实习基地。在重点大学,建立一批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室和交叉型实验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明确企业承担继续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和接纳学生实习锻炼的责任。国家以减免税等鼓励形式,挑选信誉高、责任感强、有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一批工程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产实践场所。 
     第四是要强化工程师再学习,建立产学合作的继续工程教育机制,有计划地再培训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 
     第五是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比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对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程科技领域(如机械、电力、化工、纺织、轻工、冶金、水泥、煤炭、水利、建筑等),进行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开发,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智力支撑。 
     注:此文是潘云鹤院士2007年6月15日,在深圳市举行的由中国工程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论坛”上的讲话。 
                                          (摘自中国工程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