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先生
文/《机械工程导报》编辑部
中国,这支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的“潜力股”,近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今,这场危机在全球范围已经从金融领域逐渐蔓延到了实体经济。当经济危机寒风乍起,各行业风声鹤唳之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陆燕荪先生给出的观点鲜明而乐观,让我们看到这位七十多岁的矍铄老者处变不惊的风范和睿智。
危机是促进发展的机遇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首先需要有信心。经济发展周期的出现是正常的,当经济高速发展过后,必会放缓进行调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就出现过几次。最近几年一直在强调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只是这次危机的冲击加速了这一过程。我们要努力抓住这个机遇,使中国经济能够更健康的发展。”
在2006 年, 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指出未来15 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该纲要共安排16 个重大专项。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该纲要重点安排8个技术领域的27 项前沿技术,18 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 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陆理事长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危机是好事,它使我们头脑清醒。当前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一些问题,把我们过去需要解决的问题突然地集中暴露出来。而对于我国装备制造行业来讲,也使我们得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同时国务院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加快了16 个领域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从政策、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陆理事长积极乐观的情绪也极大的感染着我们每个人。
解读“四要”:扩大内需是应对当前形势的首要任务
为了使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2009 年2 月4 日,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四要”则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
“四要”指的是:一要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有针对性地实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二要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主化。三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推进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发展方式。
对于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来说,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且来听听陆理事长精辟的解读。
“毫无疑问,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四要’是我们装备制造业立即行动的方向。细读‘四要’,我们会发现,其中的要点我们已经在执行中,这是我们长期发展的思路,而并非一时兴起提出。此次重提,是面对当前形势提出对策,并再次明确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为长期的发展目标,以加强我们的信心。”陆理事长一语道出我们的疑问。
“这‘四要’是我国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社会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都正在顺利实施。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能源工程领域,到2007 年底,30 万kW、60 万kW 及以上大型发电机组已分别占我国总装机容量的50.15%和21.53%,并逐步向超超临界机组发展, 到2008 年9 月底, 全国已有1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运行。为替代煤电机组,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发电设备近期加速发展,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于2008 年底建成发电。其他如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近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经南阳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顺利通过30 多天带电试运行检验。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已经启动等。因此,目前正是装备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国产装备来武装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黄金时期,机不可失。”陆理事长肯定地说。
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过去30 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贸易是拉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两大动力。而在如今的经济背景之下
装备制造业的出口总值虽然有所下降,但核心力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 月13 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仍将增长15%左右,属于快速增长。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因素就在于重点工程加速建设及内需市场的扩大。
陆理事长指出:“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在上世纪80 年代就提出要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这个方针在寻求出口创汇的同时,还完成了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提升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提高了国内市场份额。
当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中服务于重点领域的企业尚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一些国产化的高端产品订单源源不断。而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困难很大。陆理事长指出,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所致。同时也说明,单纯地靠劳动力为国外企业加工生产出成品再转而外销的出口模式是不可取的。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转变发展模式是根本出路
陆理事长提出:“装备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目标就在于国家的产业要靠自己装备自己。企业要走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之路,把现有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工程和产品,实现产业化, 新创的产业扩大了就业,而且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现在就需要促成大批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使之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并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中指出,到2020 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