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届二次编委会议于2008年1月24日在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南京地区编委有:曾永健、朱剑英、易 红、王宏华、甘宏云(代)、李小宁、沈守范、童正荣、邵庆冠、张国荣、吴光英、胡虔生、廖文和、陶 杰、熊志卿、沈 群、李光华等17人。
会议由本刊主办单位南京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编委、教授级高工童正荣主持。会议东道主、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群在会上简要地介绍了该公司现状与振奋人心的发展计划,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常务副主编邵庆冠高工向编委报告了期刊工作情况。从期刊质量、稿件来源及期刊发行、工作体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他将期刊运行状况归纳为三句话:期刊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正常运行轨道;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期刊已成为全国机电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性技术期刊。
主编、东南大学校长易红教授对期刊的稿件、编辑质量给予了肯定。要求期刊进一步提升稿件质量与档次,扩大杂志在同行业中的知名度,逐步缩小与高水平期刊的差距。特别是“综述与展望”栏目,要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向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约稿,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对本刊给予重视与支持。
编委会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朱剑英教授要求杂志的发展方向既要紧跟形势,更要引领未来。21世纪将以中国的崛起为突出标志,而崛起的特征之一就是技术和理论的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则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作为机械制造的专业性杂志,要做到引领未来,就必须联手企业,紧密围绕“五化”(即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谐化)组稿约稿,特别要找知名的专家、学者约稿,以提高对科技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吸引力。针对编辑部的工作,朱校长明确要求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仅要提高稿件质量,也要加强编辑及校对质量。另外,还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的作用,通过共同努力,使杂志得到更好的发展,尽快进入全国核心期刊的行列。
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永健着重强调,期刊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性、开拓性文章,又要对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进行推广;既要把“综述与展望”等重点栏目办好,也要组织一些学术讲座、学术交流。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企业的关注和参予,不断扩大期刊的影响面,提高期刊的发行量。
会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其他编委也发表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主办单位负责人童正荣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针对编委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的梳理和讨论。进一步改善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2008年,尤其要突出为行业服务的特色,运用市场化手段,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把杂志办成有影响的品牌期刊,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